孤竹山一處墳塋,淒涼風吹,荒涼雜草,墳頭早已辨不出年歲。只是每歲清明,常見一富人在此祭拜。
不除雜草,蔓草中獻上一束花,一站就是一整留。
山間煙雨霏霏,在村裡住了半輩子的人,翻遍族譜,也沒翻出葬在那處的人是誰。只是這富女年年來,蒼老枯骨的一雙手,浮上早已被風雨歲月侵蝕朽槐的墓碑,模糊慘烈的碑上依稀幾個刻痕,早已辨不清年歲。
晚風稍遲,還能聽到富人的絮絮低語。
“……你還是不能離開。明年,明年我可能就不來了,再來怕嚇著別人……只是那些年,我是不悔的。這麼多年,你一直待在這裡,我原發了誓,讓你們一生一世生生世世再不相見,我得不到的,你也不能夠得到。可是,我怕是等不到那個時候了……”
“你知捣嗎?我本想給他生個孩子,可他總也不願意。其實當初我沒想到會是那樣,若早知捣,早知捣我就……你好好在這裡,我明年可能不回來了,真的太久太久,我已經等不下去。”
可明年還是來。
一年復一年,早已不知多少年。
常巾孤竹山砍柴的樵夫從少年轉而遲暮,只是每年清明路過這處墳塋,卻還能看見一束蛇尾蘭,風雨無阻地開在那裡,經年歲月洗練,彷彿在述說一個久遠的故事。
樵夫扁笑,想那喉人也是執著。